理財周刊 2007/08/29
 同為亞洲國家,台灣勞退基金大部分採定存方式操作,使得報酬率偏低,而香港、新加坡則因可自行挑選基金且每月提撥比例較高而讓退休保障無虞,在恐慌退休基金不夠用的同時,不妨借助他山之石來作為往後的投資學習標的。


【撰文/陳君樺】

如果可以自由選擇,你會想在哪裡退休?」這個問題牽涉層面可廣得很,包含稅率、退休金、社會福利、醫療等等因素都需要全盤考量。

不過,假如我們換個方式問,目前市場上有「台灣勞退新制」、「香港強積金」(MPF)、「新加坡公積金」(CPF)3檔基金,它們的基金績效分別為1.6%、6.99%與4%,身為投資人的你,會選擇買哪一支基金?

答案很明顯,絕對不會是「台灣」,也就是說,假如我們單從「退休制度」的角度來思考「在哪裡退休最有保障」的話,目前,台灣勞退新制的得票率很可能敬陪末座,原因很簡單,因為「根本不夠用」。

當然,只拿「退休金到底夠不夠用?」這個問題來做民調,恐怕會失之偏頗,因此,要追問的問題應該是,「為什麼台灣勞退基金績效如此之差?」與香港、新加坡相比,落差又為何這麼大?

差異1:投資方式自由選

目前,台灣勞退新制所面臨問題就是「明明是確定提撥制的結構,政府卻採用確定給付制的管理思維」。勞退制度說穿了,就是政府透過立法,強迫雇主與員工儲蓄、存下退休金,以確保員工退休後的生活能有基本保障,減輕在人口結構趨於高齡化後,政府的財政負擔以及老年安養的問題。

就像市場上所發行的眾多基金一樣,由於操盤人的功力不同,不論是在決定投資組合、選擇投資標的、掌握進出時間上也都各不相同,自然造成績效高低有別。台灣與香港、新加坡勞退基金績效會有這麼大的差異,從表面上來看,最直接的原因是資產配置的差異,台灣勞退基金泰半都採取「定存」的方式,報酬率自然低;但若進一步探究,會發現「無法自選」才是台灣勞退基金績效如此低的根本原因。

其實,台灣跟香港、新加坡一樣,都是採取確定提撥制,但台灣的員工卻沒有自由選擇投資方案的權利。以彈性度最高的香港來說,政府完全不干涉基金的操作,只負責退休金的規畫、監督、查核、處罰與審查,目前香港市場上有40個強積金計畫,318檔基金;接著,再由雇主決定要選擇哪一家金融機構所推出的強積金計畫,最後,則由受雇者從該計畫中所包含的多檔基金中,挑選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套餐。

即使是政府監管力量強大的新加坡,在1986年之後,也改變之前全由政府操作基金的方式,推出公積金投資計畫(CPFIS),員工可將「普通帳戶」與「特別帳戶」的部分金額用於投資,只要是政府所核備的基金(目前普通帳戶有414檔基金、特別帳戶有128檔基金),甚至連部分股票、債券都可作為投資標的。台灣的員工呢?很遺憾,沒得選。

為什麼「自選與否」這麼重要?文化大學勞動及人力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潘世偉認為,政府控管勞退基金到最後一哩,績效只是一灘死水。台大財金系教授、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邱顯比則形容「目前的勞退新制是政府只做一套衣服,卻要400多萬員工塞進同樣一套衣服裡」。這會出什麼問題呢?一方面是因為當政府設定了保障收益,基金績效就不可能超過保障收益太多,這個現象在四大基金的操作上就已得到證實。

另一方面,每個人對於報酬率的高低都有不同的設定,對於50歲以上、已屆退休年齡的人來說,2%可能就足夠,但對一個25歲、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,投報率過低,就會有退休金不足之風險。「明明是我的退休金,卻不能自己決定投資組合,還得擔負政府操作績效偏低的風險」,這種不合理的現象,正是台灣勞退基金最令人詬病的問題之一。

差異2:提撥少報酬率低

雖然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存到足夠的退休金,不過要比較退休金的多寡,「所得替代率」會是一個理想的方式。所得替代率是指,退休後每月所得占退休前每月收入所得的比例,所得替代率越高,代表退休後的每月所得越接近退休前的所得,生活品質自然較好。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協會的統計,世界各國目前的所得替代率平均水準約在60%到70%之間,但是行政院勞委會所預估的國人所得替代率卻只有40%左右,不僅意味著國人退休後的每月所得,只有原本工作所得的一半不到,與其他國家相比,更遠低於一般水準。

基本上,所得替代率與兩件事情呈正相關:「每月提撥比例」以及「報酬率」。也就是說,當每月提撥比例越高,或是勞退基金的報酬率越高,所得替代率也就越高,退休後的生活也就越有保障;換句話說,台灣勞退新制的所得替代率這麼低的原因,就是「先天不足(每月提撥比例低),後天又失調(報酬率低)」。

目前,政府只有強制規定雇主每月須提撥6%,員工可自行決定是否提撥,但因為民眾對於政府管理的勞退新制信心不足,在勞退新制開辦2年來,自願提撥比例呈現下滑的走勢,使得目前多數員工的個人帳戶中,只有雇主每月提撥的6%,不僅低於香港的10%(雇主、員工各5%),更遠低於新加坡的34.5%(雇主14.5%、員工20%,員工年齡滿50歲之後,總提撥比例將逐漸下降),這是「先天不足」。

後天失調則是指,就算以政府保證的報酬率約2%來看,仍低於新加坡的2.5%、4%(不同帳戶有不同的保證收益水準),以及香港的6.99%。因此,在提撥比例與報酬率雙雙偏低的情況下,台灣勞退新制的所得替代率如此之低,也就不令人意外了。新加坡公積金1955年開辦,香港強積金2000年起實施,台灣勞退新制則在2005年正式推行,如果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」這句話能成立,台灣理當汲取前人經驗,設計更為理想的勞退制度。雖然目前看來,台灣勞退新制還有許多可改善的地方,但與香港、新加坡相比,台灣還是具有優勢。

優勢1:架構簡單

看似面面俱到的新加坡公積金制度,新加坡人民卻表示「能懂5成就很了不起了」;因為,制度一改再改,疊床架屋的結果,就是制度繁雜,難以看清全貌。舉例來說,一名新加坡員工從加入公積金到退休後,可能擁有5、6個以上的帳戶,每個帳戶的用途、可用於投資之比重、最低餘額的規定都不盡相同;再加上新加坡政府隨時都會公布新的規定,一般民眾大多只能接受,沒有太多與政府商討的空間,使得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架構繁複、規畫細密、計算精準,但是「太複雜了」!台灣由於已有全民健保制度,因此勞退新制不需要像新加坡那樣,必須將醫療保健納入考量,只需緊扣「退休」二字即可。

優勢2:收費平台完善

香港強積金雖然獲利表現佳,卻必須支付2-3%的管理費,更因為不同金融機構所開立的帳戶無法互通,而衍生個人帳戶過多、管理不便的問題,幾乎每換一次工作,就得重新開設一個新的帳戶,不僅資金分散難管理,更平添不少管理費用。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繆震宇則指出,台灣目前勞退基金統一由勞保局保管,收費平台完善,即使未來開放自選,也只需建立好的「投資平台」即可運作。

就像圍城一樣,外面的人想進來,裡面的人想出去。沒有一個制度能臻完美,新加坡人抱怨公積金制度太複雜,香港人羨慕台灣與新加坡有醫療保健制度,台灣人則擔憂退休老本縮水,老年生活堪虞;看來,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退休基金管理方式,確實不太容易。

何謂確定提撥制?

台灣的勞退舊制屬於確定給付制,退休金最終給付責任在雇主身上,因此,要採用何種投資組合的決定權,掌握在雇主手上,員工只要在該企業的工作年資滿25年以上,退休後就可領到一筆退休金。「確定提撥制」則是由政府明定了雇主、員工每月所應提撥的比例,按月撥款至員工的個人帳戶中,由於最終所能拿到的退休金額無法事前確定,退休金的變動風險得由員工來承擔;因此,理論上投資組合應該也是由員工來選擇才對,這樣才符合「誰承受風險,誰就決定投資組合」的原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to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